免费领取学习资料

其实成都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上高中

2018-08-18

前两天李老在和几位家长交流沟通,有一位家长突然给我传来了一篇文章,文章大题内容是“成都竟然只有30%—40%的考生上普高”,并问了我这是真的吗。我很不幸的告诉她这是真的。他表示不信,于是我就给她解释了我们成都高中录取规则,这里和大家分享下。

  1. 前两天李老在和几位家长交流沟通,有一位家长突然给我传来了一篇文章,文章大题内容是“成都竟然只有30%—40%的考生上普高”,并问了我这是真的吗。我很不幸的告诉她这是真的。他表示不信,于是我就给她解释了我们成都高中录取规则,这里和大家分享下。


我国当前高中阶段教育其实包含两所学校,一类是我们的普通高中学校,也就是大家口口相传的“高中”,另一种就是中等职业学校,也就是职高。

在90年代,有一位专家提出了一个词叫做“职高比”,也就是初中毕业后去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的人数比,成都提出的比值目标是4:6.什么意思呢?也就是10个人参加中考,只有4个人去上高中,6个人去职业学校。

这并不是这并不是成都的特色发明,而是当时整个中国都认可的目标。

据说,之所以提出这样的职普比,是因为当时专家觉得,怎么中国一夜之间这么多大学生?手不能提,肩不能扛,一个二个都不愿意去扫大街端盘子,比不上职业学校的孩子出来,老老实实有门手艺,工资低点也不嫌,多好!

于是,一时间,全国各地都在提目标,成都则一直朝着6:4的目标前进。根据报纸资料,到2010年,成都市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9.86万人,职普比达到5.8∶4.2。也就是说,10个初中毕业生里,有5.8人去读职业学校,只有4.2名学生升入普通高中读书。

这估计是成都职普比取得的最好的成绩。相当长一段时间里,成都的职普比一直在5.5:4.5左右徘徊,并重新朝着普高比例高的方向回流。

这种现象也很正常。

最初几年,为了达到职普比的目标,教育行政部门也是使出了洪荒之力。什么下任务,劝家长,班主任上门做工作,中职学校减免学费。

最初,可能还有家长,尤其是农村的家长出现动摇,觉得不给钱读职业学校也不是什么坏事。但城市家长并不买账。他们一看,公务员招考起码都得要个本科文凭,读中职岂不是一辈子和公务员绝缘,咱们还是读普高吧!

更多的家长觉得,中职的娃都是不学好的娃(这个观点本人并不赞同),读个普通高中,能不能考上大学且不论,至少不得学坏,所以即便娃成绩差得全年级倒数第一,家长还是坚定地要送娃去读普高。于是职普比就开始出现反复

所以随着发展,成都眼看普高的人数普高的人数要超过职校生了,所以在2010年成都出台了普高线这个说法,首次提出重高线之外的最低投档线。线下的考生将不再投档到普通高中。每年的普高线和重高线都会向社会发布,同时还公布各个分数段的统计,我们以2018年中考为例,来看下




“按我市中招政策规定,结合中考成绩实际, 2018年“5+2”区域(包括成都天府新区<指纳入中心城区招生范围的区域>、成都高新区<不含成都天府空港国际新城,该新城暂时纳入简阳市统一管理>、锦江区、青羊区、金牛区、武侯区、成华区,下同)中考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填报志愿指导线为543分、一般普通高中最低送档线为506分。”

找到图中506分的位置(划红线的地方),这一排从左至右解读过来,就是507-506这个分数段,一共有189名学生,506分(含)以上的学生,一共有12363人。换句话说,只有这12363名学生有进入城区普通高中的资格。

2018年成都5+2区域中考报考人数在4.4万左右,其中有5620名是无需参加中考的指标到校生,也就是说5+2区域近4万人参加中考,重点率约为21%

还有大家都非常关注的4,7,9的录取率,今年这三所学校总共计划招生3115人,虽较2017年新增50人!但2018年面向5+2区域计划招生2580名,5+2区域近4万参考生,录取比仅为6%,也就是说每100人不到7人能进入!

所以成都初升高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,考不上普高,是进入职高还是进入社会,这是一个问题。好的职高也算不错的出路,但好的职高也不多啊,更何况很多家长没法接受职高。

每天都会有家长私聊我说”考不上高中怎么办?”“我家娃娃这个成绩能上那个高中?“面都各位家长的焦虑,我想说的是既然我们都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,首先保证娃娃的成绩,不能有偏科,另外家长要随时了解中考相关政策,不管是初一还是初三,从娃娃开始上初中了开始,就要了解中考政策。




朴新树才学校六大校区:双楠,新城市,静安,红瓦寺,玉林和蛟龙校区都在不定时的举行中考政策解读的讲座,为了娃娃能考上好的高中,做为家长可以多听听朴新专业老师对政策的解读,为娃娃的中考做更好的选择!

官网首页:cd.pxjy.com

相关推荐

order-modals
咨询栏
图片

* 请完善信息

确定